新闻动态
NEWS
国双:To B公司没有捷径可走
作为一家典型的To B型计算机技术公司,在国双十几年的发展道路中却处处可见其他行业的身影,原因何在?10月12日,在协同当前审计行业最具声望、最具规模之一的会计师事务所——信永中和共同举办的第八届信永中和论坛上,国双创始人兼CEO祁国晟作出了解答,“计算机技术本质上就是服务于各行各业,因此我们更应该与其他行业相结合,这样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2014年春节期间,微信推出的抢红包事件被马云称为一次“偷袭珍珠港”。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红包创意,竟然能让微信迅速杀进支付领域,甚至超过支付宝8年的积淀,马云所受的冲击可想而知。不过,对于局外的普罗大众而言,类似的事件早已不足为奇。
自从移动互联网兴起以来,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迅速兴起与默默消亡的新鲜事物:打车软件来了又走,电商平台兴起又衰弱,共享理念喧嚣又平静……这些热点背后往往跟着一群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并在短时间内声名鹊起。但细心的人就会发现,无论最终是否得以存活,这些公司都有一个共性——他们都是To C型企业,即面向消费者的公司。为什么没有To B企业的声音?
“我们都知道企业有To C和To B两种类型,而这两种又是完全不一样的基因。To C型企业需要的是噱头,一个创意就能瞬间引爆市场。但To B不行,To B需要很长时间业务和技术的积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沉下来,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双”)技术副总裁黄勇坚这样说道。作为一家典型的To B型企业,国双用十几年的积淀勾勒出了一幅中国企业级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成长的蓝图。在这幅蓝图中,没有任何一蹴而就的高地,每一个发展脉络皆是日积月累而成。
什么是To B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技术+业务
科学探索世界,技术改变世界。从成立开始,国双就是带着用技术改变产业、推动社会发展的信念而来。因此,比起靠新奇和创意吸引消费者得以迅速兴起又可能迅速衰亡的To C型企业,国双创始人兼CEO祁国晟从未怀疑过当初的选择,“我们想做的是能真正对产业产生变革的技术”。
2015年,国双CEO祁国晟在大数据家峰会演讲现场
带着这样的理想,在创始人祁国晟作为清华大学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科班出身的背景下,选择成为一家企业级软件提供商似乎也变得顺理成章起来。不过,方向既定,又该如何达成?To B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通过十几年不断的积累和沉淀我们发现,To B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两个:一是对业务深度的理解;二是核心技术的积淀。”黄勇坚说道。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第二个关键点不难理解,有了技术的积淀才有可能诞生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但第一个关键因素从何而来?
谈到对于业务深度理解时,黄勇坚提到了一个词——“痛点”。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痛点”二字或许是每个商家在推出产品之前必须掌握的法则。但对于To B和To C企业而言,这一关键法则的寻找方式却完全不同。
在To C领域,共享单车的出现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摩拜创始人胡玮炜在参加一席演讲时曾说,“我希望我能像机器猫一样,当我想要一辆自行车的时候,我就能从口袋里掏出一辆自行车骑走。因为在大城市里面,可能我无数次从地铁站出来,在高峰期的时候根本打不到车。我可能会坐一辆黑摩的,但是非常危险,那个时候我就特别希望有一辆自行车”。
从这里不难看出,在To C领域,产品的设计者就是消费者本身,因此“痛点”的寻找并不困难,推己及人即可,但To B不行。
“如果不是受众,你很难去找出这个行业的‘痛点’。就像在司法领域,如果不是法官、律师等从业人员,究竟要解决哪些核心业务问题,外行人根本提不出来。工业领域同样如此,不是油田工作者,你根本不知道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能解决哪些核心的生产问题。”黄勇坚说道。
也是因此,对于国双而言,每一条业务线的拓展都变得漫长起来。无论是最初的数字营销领域,还是电子政务、融媒体、司法、工业,前期深入行业的探索性工作必不可少,每个行业也都因此聚集起了一批独属于国双的行业专家,逐步积累形成了覆盖各个行业核心业务问题的解决方案。也正因如此,成就了今天国内第一家赴美上市的企业级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国双。
2016年9月23日,国双于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国双是真正将技术和业务融合到一起的企业,既有深度了解行业的专家队伍,又有不断优化完善的技术优势,这样的结合其实并不多见。”黄勇坚如是说道。
技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发展而成
2005年国双成立之初,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并未成形,但凭借超前的敏锐和行业洞察,祁国晟已经预见到未来的发展趋势——互联网的到来必将引起数据量的剧增,有一天仅仅是求和这样简单的计算都会变得困难起来,数据蕴藏着巨大价值,因此他将方向瞄准了数据领域。
谈到这一方向的确定,时至今日同为创始人之一的黄勇坚仍然显得无比自豪,“一个公司的成功与否,与CEO所定的战略方向有决定性的关联,在这一点上我一直觉得祁国晟同学特别高瞻远瞩,在公司刚成立的时候就能看到未来数据的玩法。经过十几年时间证明,我们是对的。”
数据的处理技术于业务上的推动作用,在公司成立之初便得以证实。从成立的第一天开始,国双已经为客户提供数字营销的技术与咨询服务。不过,之后在做业务过程中却发现缺少了一个可以量化国双提供技术与咨询服务的效果提升的工具,同时还能提供营销过程中的数据分析以指导营销决策。若没有这一工具的话,如何去证明他们在数字营销服务之后的提升效果?又如何完成基于业务数据的咨询工作?
2008年前后,考虑到未来的长远发展,团队做出了一个艰难决定:暂停其余能直接带来现金流的技术研发业务,投入全部力量去开发这款量化工具,积累国双的第一个基于数据分析的产品。尽管那时,停掉其余所有现金流业务而去开发自主可控的产品对一个初创公司来说是一个极为艰难的抉择,随时可能让公司面临发不出工资的艰难窘境,但国双还是坚定不移做出了决定。
在没有微博、微信、移动App的Web2.0时代,访问网站是网民访问互联网最主要的形式之一,因此,他们将这一产品命名为Web Dissector,专注于网站的用户行为分析,指导数字营销、网站运营和用户体验优化的决策。这是国双第一款数据分析类的产品,尽管现在的Web Dissector早就拥有了强大的移动App分析、微信小程序分析等与时俱进的功能,然而Web Dissector也依然没有改名,因为这个名字有厚重的历史沉淀。
技术部骨干早年工作旧照
在刚开始开发Web Dissector的时候,他们首先使用的是传统关系型数据库技术开发,但很快便发现在开发环境中即便处理少量的数据,系统处理的速度也已经不甚理想,因为Web Dissector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处理逻辑非常复杂,若再按传统的技术架构继续下去必将面临失败的危险,技术转型势在必行。
此后,在多方技术调研之后,基于数据分析和聚合来支撑决策的数据仓库技术终于进入了他们的视野。那时国双技术部只有4个人,面对这一全然陌生的领域,他们分工合作,每人负责数据仓库技术一个方面的研究,之后再互相教学,在实际中验证技术的可靠性,如此终于奠定了国双数据仓库架构的技术路线。并且不到一个月,他们就对Web Dissector的技术架构进行了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重构,性能提升了几千倍,达到了商用标准,也引入了关键的多维度自由剖析的数据分析能力。
“至今为止,国双所有数据分析的产品,都是基于数据仓库的技术架构。”黄勇坚介绍。不过,他也强调,技术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正如Web Dissector上线至今,数据量已经发生了几万、几十万倍乃至更高的变化。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大,Web Dissector的数据处理也曾遇到过性能瓶颈,每当这时,团队总会根据实际的业务量不断优化性能和稳定性,对数据仓库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底层、越来越核心,国双数据仓库的性能一次又一次得以提升。而之后他们就发现,优化之后的数据仓库技术,可以作为一种基本的技术能力,完全脱离于Web Dissector,单独支持国双各种业务线的产品,为国双各条业务线的产品服务……
就在十余年来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从最初的单机数据处理技术,再到如今基于世界级Hadoop开源生态圈的大数据分布式计算技术,以及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国双终于沉淀出了独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不得不说,初心不变,践行路上又懂得取舍与投入,这不仅是国双一路走来的制胜法宝,同时也是2014年吸引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创建人刘激扬加入国双并担任首席技术官的重要原因。
“国双以Web Dissector为代表的产品能力以及其后端的多维度分析引擎技术在大数据行业处于领先地位。我和国双的技术团队一样,看到了这些技术为国双在大数据领域的发展所奠定的基础,而我们的挑战是把产品和技术能力平台化,使其可以支撑国双未来在不同的产业领域中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大数据和产业智能服务的需要。”刘激扬说道。
2017年,刘激扬在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发表演讲
搭起技术与业务的桥梁
如果说Web Dissector是国双技术发展的里程碑事件,那大数据平台的形成则为国双长远发展至关重要的基石。如刘激扬所言,只有将所有产品和技术能力平台化,才能支撑国双未来不同领域的发展需要。
实时计算、数据仓库、机器学习、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这一凝结了国双十余年产品和技术积淀的大数据平台,就像一个技术仓库,将此前开发的技术、设计的产品剥离成一个个关键因子储存下来,无论哪一领域有任何相关技术需求,都可从中调取组件,进而优化。如此简易操作岂不妙哉?
并且,在技术仓库之外,国双能将技术与业务完美结合的更为关键的原因还是在于人才。除了每条业务领域凝聚起的一大批行业专家之外,国双在专注于技术研发领域的人才也有两个方向:一是专注于底层技术开发的人才;另一个则是专注于应用开发的人才。
“作为技术人员,很多人都会担心开发了一个技术平台之后没有市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而我们首先就是自己底层技术平台的客户,做行业应用研发的员工在各种现实场景中使用我们自主开发的底层技术平台,这种机制保证了我们的技术平台满足市场要求,技术平台可以更快地得到实际项目的验证,更能把握技术需求的痛点,加快落地。而单纯做技术平台的公司则不容易搞清楚上层应用的技术需求,需要不断去访谈技术用户和体验实际的应用开发场景,所提供的基础技术能力不一定就是上层应用所需要的,对上层应用开发者的API也不够友好。”黄勇坚介绍。
不仅如此,理想的高远也注定了国双必须走在时代发展的前沿。作为在微软工作了近17年的老微软人,CTO刘激扬深知,为了让大数据技术能力在国双所服务的行业和客户的业务中发挥最大的价值,除了技术和产品,国双必须拥有强大的数据科学能力。因此,公司于2015年成立了数据科学团队。
通过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技术,深度结合业务建模,数据科学团队是国双挖掘业务领域未来技术发展方向的关键洞察者,也是国双从数据到价值的强大驱动力。几年来,数据科学团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为公司的各条业务线提供了服务,并在深入业务领域的过程中成为了半个行业专家。在刘激扬眼中,这些复合型人才就是国双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
“十载同舟,共济沧海”,感谢老员工的坚守和奉献
数据科学家、业务专家、工程师……千金易得,一将难求。在国双,正是各领域部门的人才队伍支撑其不断前行。
在今年举办的中国“法研杯”法律智能挑战赛中,由国双数据科学团队带领参赛的技术项目在国内外600多支队伍中脱颖而出,一举夺魁,展现了国双在司法人工智能领域领先的技术实力,助推中国智慧司法建设。
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国双凭借超前的技术平台与专业人才队伍,与大学、研究院所完成了多个油气生产、工艺优化等研究课题。今年9月,国双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共同合作的研发成果,成功中标中石油集团“油气生产大数据辅助决策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项目”,标志着其研发成果的进一步成熟,技术优势凸显。
“国双的优势正是在于我们的产业智能和大数据平台可以用来解决不同行业和不同领域中的有业务价值的问题。我们的过去和未来的发展在于不断地把握和利用技术、产业发展的趋势,在最有价值的行业、领域中,发挥国双在产业智能及大数据领域的技术和平台的能力和优势。”刘激扬如是说道。
2014年,国双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签约现场
抓住技术本质 为社会创造价值
什么是技术?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将科学与技术融为一体,并称为“科技”二字。其实,两者虽有密切关系,但其本质却完全不同,一个仰望星空,一个脚踏实地。科学可以追求真理,不问眼前,但技术必须着眼于当下,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不管哪一个领域的新技术出现,究竟有没有用才是关键。
“真正做好技术,除了需要长期积累之外,还需要拥有技术的基因,时刻追求技术的本质,举一反三。”黄勇坚介绍,在国双,有最简单易懂的解决办法,但却从没有浅尝辄止的技术方案,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每一个操作背后都凝聚了国双人追求甚解的精神和信念。
“现在,新的领域和技术层出不穷,我们更要抓住技术的本质,看清每一个技术背后的原理是什么,不能人云亦云,能够解决业务问题才是关键。”黄勇坚说道。
比如,近几年兴起的区块链技术,本质上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可以满足去中心化达成共识、内容难以被篡改的需求,但它的查询性能相当糟糕,更新也非常缓慢。只有看清技术的本质才能正确利用,找到最适合的应用场景,这样就不会在需要大量复杂查询和随机更新的场景下使用区块链。“不盲目追新,我们宁愿放慢一步,多花时间看清新技术的本质,不能被表象所蒙蔽。”黄勇坚这样说道。
不过,既然不能用来查询,那还能在什么场景下使用区块链?在经过多方探索,看清区块链技术原理之后,今年7月,国双与中国无线营销联盟携手,将区块链技术正式引入数字营销领域,通过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开放性等特点,共同维护营销行业无效流量列表,打造广告行业健康发展新体系。
“‘技术改变产业、推动社会发展’,不仅是国双人的梦想,也是国双人的信念。在国双13年的发展过程中,不管是团队、业务还是技术、产品的成长,处处可见国双人追逐这一梦想的足迹和成就,这也是我们不忘初衷、努力进取的动力。未来,我们仍将时刻把握和利用市场、行业、技术的趋势,将国双技术有效地运用在最有价值的行业和领域中,最大化发挥技术的力量,推动社会发展。”刘激扬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