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大数据赋能司法新发展 政产学研嘉宾共聚清华
2018年3月23日,以“智汇司法、相得益彰”为主题的清华RONG系列论坛之司法大数据专场在清华大学举办,邀请了国家信息化、法院信息化、司法及大数据领域一线的专家学者出席,就司法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大数据如何赋能司法新发展、司法将如何为大数据保驾护航等问题进讨,共话智慧司法体系建设之路。此次论坛由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主办,清华大学法学院、社会科学学院、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协办,清数大数据产业联盟承办。
清华RONG系列论坛之司法大数据专场现场
大数据助力司法起航---“以知识为中心”建设智慧法院
近年来,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人工智能科技越来越成熟地应用于司法领域场景,通过语音和图像识别技术、法律知识图谱等技术辅助司法审判提升效率,并逐渐得到国家顶层政策的关注和认可。今年两会期间,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工作报告中,已将推进建设智慧法院建设作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目前也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规模。
然而,当前智慧法院的建设过程中还面临各种挑战,其中包括数据化建设思路仍有停留在传统信息化建设思路之虞。如未能在完善的司法知识系谱上进行搭建具备前瞻性、开放性的一体化数据平台,致使法院全流程审判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无法伴随科技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所有司法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对于数据的需求,包括数据使用、数据的汇聚、交换、对接、存储、调用等,将会导致数据处理不统一、数据交换不真实、数据难以积累、数据对接成本高等发展瓶颈。如何攻克这些难点?“以知识为中心”的数据化建设和一体化平台建设相结合的主张,提供了铺平智慧法院建设的思路之一。
在此背景下,本次论坛以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智慧司法领域为切入点,邀请了来自政、产、学、研等近三十位司法以及大数据领域的代表嘉宾,探讨司法信息化和智慧法院建设的相关议题,碰撞思想的火花。本次论坛由国双司法大数据事业部数据中心研发总监舒怡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兼最高检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品新、原北京市知识产权法院院长宿迟、清华大学法学院何海波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沈阳教授、清华大学软件学院访问学者郭朝晖、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总经理王珩等嘉宾代表分别发表了主题演讲,并且与会嘉宾还围绕“中国特色的信息化建设及在司法体系内的实践经验”、“司法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和方向”、“司法行业数据建设的路径探讨”以及“司法行业如何应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这四个主要议题方向展开圆桌讨论,由浅入深地将司法信息化和智慧法院发展的思路层层剖析。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兼最高检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品新主题演讲
刘品新教授在主题演讲中反复提到了司法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的“双轮驱动”概念,强调司法领域的科技创新一定要跟司法改革相结合,两股力量形成合力才能促进真正的司法信息化发展。
清华大学法学院何海波教授发表“以数据推动法治”的主题演讲,为大家介绍了他本人针对智慧司法所做的研究。何教授呼吁社会各界能够同心同力推动数据融合、数据开放,发挥数据的价值,为人民造福。
清华大学法学院何海波教授主题演讲
此外,宿迟院长在会上阐述了对于知识产权司法大数据的几点思考;王珩总经理从生态建设、行业标准、智能和共享、实现组织开放等四个方面剖析了关于如何构建开放共享的司法信息化环境的话题;沈阳教授则从司法类舆情数据的基本特点、地域分布以及数量变化等几个方面入手,与大家分享了关于司法舆情预报的分析及研究。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张小劲教授也对此发表了题为”基于大数据的中国行政诉讼结构分析”的演讲。
司法为大数据发展“保驾护航”
作为经济社会、现实世界、管理决策的记录,数据中蕴含着海量碎片化信息。随着分析技术的进步,这些数据的价值作用逐渐显现。大数据将成为引领未来生活新变化、孕育社会发展新思路、开辟国家治理的新途径之一。然而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大数据的发展尚属萌芽阶段,其成长壮大离不开政策的保驾护航。
而在这个过程中,大数据安全保护也成了至关重要的命题。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能对大数据产业起到哪些保护作用?大数据相关案件在司法实践中目前还面临哪些困境?对于这些问题,前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张保生老师、新华社新媒体中心首席记者高洁与张小劲教授也在圆桌讨论环节分别从学术、业界两个角度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司法行业如何应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主题圆桌讨论
中国政法大学前副校长张保生教授为在场师生及观众详细梳理了法律推理人工智能研究的进展。同时,他也对“人工智能在司法领域的应用前景”以及“人工智能法律系统开发策略”进行了详细分析及系统论证后表示,就人工智能研究宗旨而言,智能机器愈是以假乱真,愈能在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范围提高人类改造自然和改造自身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智能法律系统的发展没有界限。但是,立法应该规定,机器人不能担任法官——坚守司法是人类争端解决的最后一道防线。
此外,安徽富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周宇表示,要用数据驱动整个司法生态圈。司法业务的处理存在大量的机构间信息传递,对信息的传递由线下转变为线上的需求日益强烈。建设统一的、规范的内外部数据交换、存储标准和策略将会对司法数据的健康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大数据挖掘赋能司法探索之路
作为本次论坛的协办方之一,国双同时发布了司法舆情数据报告。该报告基于国双多年深耕司法领域的丰厚经验和专业数据能力,国双数据中心作为联合出品方之一,对2017年全网络媒体的有关话题、关键词加以整理分析,通过抽取、聚合最高院全年的媒体报道,整理出本年度舆论热门关键词和趋势动态。这是国双连续四年出品司法舆情报告,通过大数据的发掘力量呈现司法工作的趋势和新重点,为国家战略和司法政策制定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通过对全网络媒体数据分析,在2015年-2017年近三年之中,“司法改革”、“最高法院工作报告”、“执行”成为最高人民法院近三年中持续关注的前三位热词,而在过去一年中,关注度最高的热词依次是“司法改革”、“知识产权保护”,并且“智慧法院”在2017年的舆论关注度明显上升,排位至第五名。
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法学研究所法治指数创新工程项目组也发布了《中国法院信息化第三方评估报告(2017)》,从智能审判、高效执行、自动化管理、优质服务等维度,深入检视了法院信息化建设的进展,对于法院基础信息化建设、司法便民服务的推出,予以肯定之外,对于当前法院信息化助力审判质效,推进法院科学精确管理等也认为卓有成效。然而,该报告也指出了当前法院信息化所面临的挑战,包括电子卷宗的深度应用不足、文书智能生成还待进一步探索,审判信息有待进一步公开等。报告还提出了法院信息化发展方向,为推动中国的司法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方向提供坚实的现实依据和基础。
针对与会嘉宾就司法信息化建设方向,如何打破所谓机构壁垒、信息孤岛,让数据价值充分释放,彰显智慧司法价值,国双司法大数据事业部总经理王锰认为,司法大数据应用的基础就在于数据,尤其是高质量的数据,我们非常支持、并认同与会者提出的政府数据公开,在保障数据安全、做好数据脱敏的前提下,国双将与司法大数据生态圈伙伴,积极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建标准,使司法大数据、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具有更加充足的养料茁壮成长,助力司法从业者提升效能,实现智慧司法共同愿景。